根據抗原的來源以及與宿主的親緣關系分類
指來自機體以外的物質。其制備的方法又分為:
1、天然抗原
是指自然界存在的蛋白質、多糖和結合蛋白。這類抗原相對分子量大、結構復雜,研究其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的特異性有較大困難,是疫苗、類毒素等研制的基礎,也是抗原誘導機體免疫應答的免疫學基本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。
?。?)異種抗原
來自異種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抗原性物質稱為異種抗原(xenoantigen)。如各種病原微生物及其外毒素、異種動物血清(如破傷風抗毒素)、異種蛋白、花粉等,它們對人而言,種屬關系遠,為強抗原。
?。?)同種異型抗原
在同種動物不同個體間,存在的各種組織成分的抗原性差異,稱為同種異型抗原(alloantigen)。這種抗原受遺傳支配,它可在遺傳性不同的個體間引起免疫應答。如血型不同(A、B、Rh因子等)引起的輸血反應;組織相容性抗原不同,引起異體qi官yi植的排斥反應。
2、人工抗原
用化學合成法或基因重組法,制備含有已知化學結構的決定簇的抗原,稱之人工抗原。
3、自己抗原(autoantigen)
能引起免疫應答的自身組織成分稱為自身抗原。正常自身組織成分及體液組分處于免疫耐受狀態(tài),不能激發(fā)免疫應答,但如打破自身耐受,則可引起自身免疫應答;常見的自己抗原包括隱蔽的自身抗原和改變的自身抗原。
?。?)隱蔽性自身抗原
正常情況下,由于組織屏障,不能進入血流,因此不能與免疫細胞接觸,也不能激發(fā)免疫應答;
如:腦組織、眼晶狀體蛋白及精子等;一旦因外傷或手術等原因,可使此種抗原進入血流時,則可引起自身免疫應答。
?。?)修飾性自身抗原
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化學藥物,可與自身組織蛋白結合,改變其分子結構而形成的自身抗原;也能引起免疫應答。
4、異嗜性抗原
不同種屬動物組織間的共同抗原,稱為異嗜性抗原(heterophil antigen)或稱共同抗原(common antigen)。
免責聲明